第三百零七章 匠人众智_汉末第一兵法家
玉米小说 > 汉末第一兵法家 > 第三百零七章 匠人众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零七章 匠人众智

  李孟羲说要赏,鲁犁一脸懵,那个说地不平想要门板的木匠什长,也是一脸懵。

  “鲁犁,去把人都叫来。”李孟羲说道。

  鲁犁就依令把刚散开没多久的木匠都又叫来。

  看木匠们都到了,李孟羲目光看了一圈,笑问众木匠,“你们要是刨木头,地也不平,刨着好刨不?”

  木匠们都说,地还是平着好刨。

  李孟羲又问,“那要是在平展的地方,能不能刨的快一点?”

  木匠们干惯了木工活儿,经验丰富异常,都说要是有平展的地方,活能干的快点。

  李孟羲刨根问底,继续追问,“都说能快点,那能快多少?有个约莫不?”

  效率到底能高个多少,木匠们还真给不出确切的值。

  李孟羲边引导边提示,木匠们最终都说,要是有平展地方,别的不说,刨车轮用到的方木,刨车辐条,都能快不少。

  少说,十亭能快一亭。

  也就是,能快十分之一。

  李孟羲笑了,“那好,快个一亭,就相当于,咱们十个人,能多干出来一个人的活儿。本能做十辆车的时间,做出十一辆。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咪咪阅读,安装最新版。】

  活干的快了,你们每个人,每月就多三斤粮食,这多好啊,是不是?”

  李孟羲帮木匠们一算,木匠们就明白过来了。

  这时,李孟羲看到,刘备关羽两人到了,在旁看着,没有过来。

  李孟羲决定先处理自己的事,再过去。

  “平展地方,这撂天野地里,确实没有。

  方才有人给我出了个招。”说着,李孟羲故意停顿了一下,吊了一下木匠们的胃口。

  看木匠们注意力一下都被吸引了,李孟羲这才幽幽说到,“他说啊,要是有门板就好了,找两块儿门板,拿砖头一支,平展的地儿不就有了?”

  “我一想也是,门板多好找。

  人出了这个主意,让你们人人干活干的快,人人每月多拿几斤粮食。

  那诸位说,我该不该重赏此人?”李孟羲笑问。

  “该赏!”

  “可是该赏!”

  ……

  木匠们连连应和。

  “那好!”李孟羲啪的一拍手掌,目光看向那个脸色激动的不行的木匠什长,“就赏他三十斤好黍子,如何?”

  “好!”

  “好!”

  木匠们叫好声雷动,拿眼到处看,到底是何人要得了三十斤黍子。

  娘亲哎,干一个月,也就三十斤黍子,这一下就顶一个月了!

  李孟羲招呼那个什长出列,当着众人的面,让鲁犁把之前分粮剩下的那袋不满的粮,也不称了,直接全赏给了什长。

  木匠们看一大袋子粮食,说给就给,嘀咕起来,说至少四十斤。

  所谓千金买骨,这是匠营第一个出好主意的人,重赏才能充分激发匠人们改进生产方法的各种奇思妙想的智慧。

  劳动者的智慧是无穷的,来自于后世的李孟羲很确信这一点。

  再早,当日文安县攻城战开启前的那一夜,也是用集思广益的方法,才把攻城梯做好的。李孟羲就更加相信发挥木匠们主观能动性的方法会很好用。

  趁热打铁,李孟羲把鲁犁拉过来,推到身前,向众人郑重宣布,“诸位,谁要是有好想法,不管是找门板还是找砖垫地,还是是把你们干活的斧头锯子给改改也好,只要有用,只要能把活干的更快,更好,都给鲁犁说。

  只要法子有用,就有重赏!”

  木匠们窃窃私语起来,皆有意动。

  “记住了,有啥法子,就给鲁犁说。

  鲁犁再报给我,法子只要有用,就是重赏!”李孟羲面带微笑,看着一众匠人郑重说道,他特意加重了“重赏”这两个字的语气,特意强调了重赏。

  又等了片刻,李孟羲脸上笑意不减,他看着越讨论越热烈的众木匠,拍了拍手,打断了木匠们的讨论,“我现在在这儿,谁有好想法,赶紧过来说?有没有?”

  木匠们抓耳挠腮你看我我看你起来,都一副焦急思索模样,可是没人上来。

  李孟羲有足够的耐心,他目光扫过一圈,微笑着,目光从一个木匠脸上,又扫过到另一个木匠脸上,“怎么?没有?多想想看。”

  他鼓到。

  一麻袋粮食的诱惑可是太大了,重赏在前,木匠们冥思苦想,绞尽脑汁。

  时间于点滴间度过。

  李孟羲眼睛这里看,那里看,脸上笑意就没停过。

  好一会儿后。

  “咱把车……翻,翻过来也成啊。”

  人群中,不知是谁在说话,声音不大,像是不敢说。

  “来。上前细说。”李孟羲朝声音传来的地方看去。

  一个人,一个老实木讷的木匠,缩手缩脚的挪了出来,出来了话也不说,看着李孟羲嘿嘿笑。

  跟匠人们接触久了,跟底层人接触久了,李孟羲发现汉末的底层人,有很多共性,大多怕事儿,木讷,胆子也不大,当众说话,竟然不敢。

  李孟羲再三鼓励,这人才结结巴巴,边说边拿手比划,“咱把车轱辘卸了,翻过来,扣地上,车板底不也平里,也能使不是?”

  李孟羲大致听明白了。

  车,板车底的确也跟门板像。

  可是问题就在这里,后世的板车跟汉末的板车,也是不一样的。

  后世的板车,哪怕是农村的板车,得益于技术的发达,农村板车车架上的木板,可都是电锯锯出来的标准至极,平的跟书本一样的木板拼成的。

  因此,后世的破板车,别看破,那车底真就平展的跟桌子一样,翻过来就能当桌子用。

  可汉末的板车,车板只是大致用锯子锯出来的长木板拼成的,厚薄不一,树结疤什么的,处理的也粗糙。

  这就造成了,汉末,现在军中所有板车,车底没那么平。

  不过比地面平的多就是了。

  李孟羲思索片刻,他点了点头,“这法子也好。”他目光看向众木匠,“法子既然有用,我说话算话,赏粮,赏十斤!”

  不等众人质疑为何只赏了十斤,李孟羲先做了回答,他看向那个木匠,说到,“别个先想到拿门板的垫地的,然后你再想出把车翻过来垫地。

  故而,人家先想,你后想,人家三十斤粮,你十斤。”

  解释完,众人皆服。

  “鲁犁,拿粮!”李孟羲招呼鲁犁。

  鲁犁忙极了,又把粮扛过来一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m123.cc。玉米小说手机版:https://m.ym123.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