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章 亚麻,纺织厂_清末之最强大地主
玉米小说 > 清末之最强大地主 > 037章 亚麻,纺织厂
字体:      护眼 关灯

037章 亚麻,纺织厂

  马辰看了一阵,也没明白为啥自己这个“员外”对其他读旧学的人也可能是员外郎会产生所谓的“威压”。

  当然这个问题也不用纠结。有事没事,马辰去威压谁啊?

  正该提上议事日程的事,是建高一座近代化工厂。

  对于这个升级要求,马辰是理解的。第一,这是一座工厂,不是作坊,所以在规模上肯定有所不同第二,则是“近代化”三个字,那些从古就有的砖瓦厂,肯定不会计算在内。如果说有一种工厂称得上近代化工厂,就非水泥制造莫属了。

  在华夏,在很长的时间里,水泥都被称为“洋灰”。哪怕国内能够生产了,可依然依赖于大量进口。

  但在1840年,水泥却还称得上是一个新兴产业。

  水泥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古罗马人在建筑中使用的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

  1756年,英国工程师斯米顿对水泥研制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1796年,英国人帕克用泥灰岩炼制出了一种水泥,外观呈棕色,被命名为罗马水泥

  1813年,法国的土木技师毕加发现了石灰和粘土按三比一混合制成的水泥性能最好

  1824年,英国建筑工人阿斯普丁取得了波特兰水泥的专利权。

  1871年,日本开始建造水泥厂。

  1877年,英国的克兰普顿发明了回转炉,并于1885年经兰萨姆改革成更好的回转炉。

  1889年,华夏河北唐山开平煤矿附近,设立了用立窑生产的唐山“细绵土”厂1906年,在该厂的基础上建立了启新洋灰公司,年产水泥4万吨。

  后来,经过不断发展、发现、改良,波特兰水泥变成了普遍的硅酸盐水泥,同时还有了上百种数量的各式特种水泥。

  此时,马辰要上马水泥厂,可以直接用回转炉。

  问题在于,马辰可以建厂,技术上也不存在问题。但马辰有没有实力保住自己的工厂果实,这是非常关键的。

  马辰想了良久,最终还是决定上马一个水泥厂。

  这个水泥厂不要建太大,就按日产200吨,月产5000吨,年产6万吨的标准建设。

  至于石灰石的粘土矿的问题,陈立桑是专业人士,他们几个助手,早就利用休息时间,将东极城周边百里地面上的资源进行了视察石灰石和粘土,大多属于地表矿。

  当马辰把自己的设想交给陈立桑后,陈立桑没有推辞,半个月后,陈立桑拿出了一个方案。

  马辰一看到方案,就有些蔫了。

  因为:钱。

  在陈立桑的计划里,年产6万吨水泥的工厂,一次性投资是12万美元,工厂基地就算是马辰自有,可以少花一些钱,但矿石正好在马辰的地盘之外,这个得另外买。

  然后是矿石到工厂的公路。

  哪怕你把工厂设在矿石边上,但产品运出来,依然要建公路。所以这交通投资也是少不了的。

  而且,这是必须能够承重的公路。十二万美元,马辰真心不敢乱动。至少,三个月内,他不敢说能够存够十二万的利润。因为,他的2万亩荒地还在等着开发呢,这可答应了尼伯尔的事情,要争取在5月份之前,将这千倾荒原变良田呢。

  马辰只好把这个难题交给所有助手,如何才能完成“建设一个近代化工厂”的重任。

  但助手们的回答让马辰失望。

  因为水泥厂是投资最省的项目之一,此外,钢铁厂没法,机械厂没法,三酸两碱也没法,这些投资都特别巨大。

  那么,纺织厂呢?马辰又问。

  “纺织厂当然是可以的。”众人齐声答道。

  “为何你们此前没有想到纺织厂呢?”

  “我们不是都从我们的专业思考的问题么。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懂得纺织厂,但我们平时的思维习惯,却多是从本专业角度出发。”罗仁则解释了一句。

  对这个解释,马辰表示认同。毕竟,专业思维是好事,但专业思维也有限制。

  其实,不是助手们没有想到纺织厂,而是在不超出现有技术的前提下,马辰办纺织厂,根本就不是英国人的对手。

  英国人从圈地运动开始,对他们有个圈地运动,大约是17世纪的事情,从那时起,他们就大量养羊,用羊毛纺织,后来绵纺织肯定不错。

  学历史的马辰也很快想通了这一点,当即又给田有金说,“老田,我们的荒地上,如果种上万亩的苎麻,是否可以?”马辰记得,前世村子里的老奶奶,就曾纺过麻线,那麻线就是苎麻做的。

  “老板,苎麻在天华洲没有产出,只有亚麻在天华洲有野生分布。”田有金不愧是专业人士。

  “亚麻可以做纺织品么?”

  “当然可以,甚至比苎麻还好。”田有金说道。

  马辰的见识还是有限,后世专门有亚磨做的衣服,而且价格还不低。穿着时尤其透凉,在热带地区最有市场。

  马辰决定建纺织厂。

  马辰这个决定,效果立杆见影。

  首先是亚麻,在东极城就有卖,有的农户家庭,平时也纺一些麻线。在店家那里买两斤麻,然后纺成线又让店家回收,从中赚几个辛苦钱。

  其次是纺织机械,同样在东极城有销售,英国人,不只是销售布匹,同样也销售纺织机,另外,荷兰人也在它的殖民地里销售各式机械产品。

  这个时代的资本主义,还没有那种把好东西藏着不卖给穷国的思维。

  建设一家纺织厂,这对马辰来说比建设一家水泥厂还要有利。

  因为现在马辰24万亩土地上,就有三条溪流在长年累月地流淌。这三条溪流,建大电站不太现实,但如果只是把水束缚起来,让其推动几台纺织机却并不困难。

  水力纺织机,一处动力可以带动几架十几架纺车或织车,每架纺车又是几十个锭子,而总共这一切,不过几个纺工或织工就能解决问题。

  这劳动生产率,当然无法和后世相比,但放在1840年代,也是足够先进的生产力了。比这更先进的,就是英国人正在使用的蒸汽动力纺织机。

  就这样,马辰的想法也是一天三变,最终落实在纺织机项目上,但马辰内心里,却对这种方式深感无奈。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m123.cc。玉米小说手机版:https://m.ym123.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