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章 环球航运_清末之最强大地主
玉米小说 > 清末之最强大地主 > 034章 环球航运
字体:      护眼 关灯

034章 环球航运

  元旦后,东极城市政府来人找到马辰,就有关土地买卖事项进行磋商。

  其实有啥磋商的呢,就是马辰提出的那两条,一是价钱,二是保安人数。如果说还有第三条,那就是紧挨着自己现有的土地就行了。

  事实上这一点也有困难,因为中途还有些小块荒地,早就卖给私人了。当然这些人买来之后,并未开发,如果按135盾卖出,这些人其实也能赚钱。

  但这些事,就是政府出面了,马辰没必要自己出面。由政府出面全部买回来,再转卖给马辰即可。

  双方谈判了一整天,签署了一个备忘录,算是个案文件,在东极城有一定法律效力。

  要进入最后买卖环节,还得等市政府把其他土地收回来。

  马辰把心思,再次放在了田庄上面。

  马辰决定种水稻,种植优质水稻。所以水渠的水,一方面不断往水库里灌,也同时在浸田。新开垦出来的田,得用水浸泡一段时间,并对跑冒滴漏现象进行平板封堵之后,才能正式插秧。

  而在插秧之间,必须育苗。

  后世,有关优质水稻的品种非常多,从北到南都有。但想要适合天华洲的气候条件,其最好的品种就是传说中的印度香米了。

  不过,马辰也知道游戏的尿性,所以他并没有直接购买印度香米的稻种,而是输入了“适合东极城种植的最优质大米稻种”。

  “天华香米稻种!”

  游戏给出了一个特别意外的答案。

  “天华香米,是由天华洲野生稻种与印度香稻杂交培育而出的一种高品质稻米,2020年刚刚试制成功,原时空正在推广之中。”

  “天华香稻种,每斤价格黄金1克。”

  “天华香稻,不择土质肥瘦,但会随着营养高低而增减产量尤喜农家肥,忌现代化肥农药之物。”

  “每播种1亩,需要稻种35斤。”

  “天华香稻,每亩产量在400800斤之间天华香米,在1840年代,预计零售可卖每公斤2美元。”

  “天华香稻,属于再生稻种收割一季之后,大田稻桩处还可再生禾芽,第二季收成比第一季低20,第三季比第二季再低20三季之后,产量下降厉害,几无经济价值。”

  看到这些零零散散的介绍,马辰感叹不已,果然是“游戏出品,必属精品”!

  其他且不说,每亩产量400800斤,与这个时代的大多数水稻亦相当。主要在于那个零售价格。

  尼玛,每公斤2美元,这啥概念?1840年,可以说很多打工仔一个月,都挣不到1两银子,而1两银只相当于075美元。

  在江南,买一亩上好水田,绝对不会超过20美元。而这种吃人的香米,竟然价值2美元。

  千万不要说卖不到这个价,游戏说的,只能是最低价或中性价,事实成交价,都比这个还高。

  “尼玛,这个米,必须控制种植面积,不能太多。第一年,就种植100亩吧。”马辰决定先试试水再说。

  另外的2800亩有300亩做了水库,则全部种植本地水稻。稻种兑换出来,包括种植的一些规矩啥的,全都交给田有金处理本地稻种,自然有田有金安排人去采买。

  普通稻种,需要量就大了,每亩差不多要2025斤左右。

  ……

  这天,林为须终于来找马辰了。

  此前,马辰与林为须密谈了很久,其实也是借助阿蕉的关系和林为须对自己的期望。

  当时,马辰谈的基本意思,华人想要把事业做大,就必须不断扩大资本,增加新的财路。林为须当然没有钱增加投入,但马辰不缺钱啊,马辰缺的是人。

  林为须在听了马辰的分析后,有些心动,但不知做什么好。马辰就给林为须指了三条明路:

  首先是继续渔业捕捞,但得改变现在这种小打小闹的现状。现在他们的大船,排水量只有10吨,如果捕好的鱼只能装下七八吨,这样的船,远海都不能去,只能在近海逛逛。

  要继续渔业捕捞,得换百吨以上大船。而林为须家三条十吨大船加上一些小船,也不及一艘大船值钱。

  其次是跨海运输,譬如把稀奇的货物运到广州,运到巴达维亚,运到加尔各答和孟买等,都能赚大钱。

  再次则是像西洋那样,办一些厂矿,这个来钱也比较容易。

  林为须决定跑跨海运输。

  林为须说,他的经验也就在于管理船队,如做其他方面,估计经验不够。至于渔业捕捞,他也不知深海的状况,等于也没有经验。

  而关于跨海运输,谁不想啊。只是过去他没有那么多资本而已。

  对于马辰来讲,做什么都行。主要是马辰需要林为须这个人才。

  但跨海运输,也是需要重新买船的。

  马辰决定独立投资,买一条600吨货船大三型货船,风帆船,先跑巴达维亚商路。一条新的600大货船,售价高达9000英镑,相当于6万两库平银,45000美元,所以这现金,就由马辰个人投了。

  林为须,以船老大身份占有该条船收益的10,东极市政府,出具关文、国旗等以及必要的外交、安全承诺,占有该船收益的12,其余的股份,为马辰所有。

  说起来也是悲哀,南洋华人在南洋,辛苦耕耘了数百年,可到了近代,才开始有海运船舶,而再早的时间,海上运输基本为西方殖民者垄断。

  马辰此举,也算是开了华人南洋跨海运输的先河。至于与西方殖民者合作,或许站在华夏人的立场上,这有点舔狗的味道,但在马辰看来,这正是1840年之后,华夏主流思想“以夷制夷”的表现。

  有了荷兰人的背书,马辰这个公司,名字非常响亮,名叫“环球东印度远洋航运有限公司”。

  而第一艘船,马辰为了讨好荷兰人,将其船名命名为“阿姆斯特丹”号。不过,在书写的时候,却是荷兰文、华文双语认证。

  所有的法律文书全部弄好,买船的定金也交了,林为须开始物色船员。

  根据经验,这船600吨大船,将设船员89人,其中39人为带热武器船员荷兰人要求热武器不有离开船舶,另50人为专职船员。

  林为须想要在短时间内找够50名有经验的船员并不容易。尽管东极城有经验的船员肯定不少,但林为须的面子并没有那么大。

  事实上,由马辰负责的39名武装船员,也不是个简单的事情。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m123.cc。玉米小说手机版:https://m.ym123.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