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以农为本的国策_三国蜀汉打工人
玉米小说 > 三国蜀汉打工人 > 第130章以农为本的国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0章以农为本的国策

  “韩均,你休要胡言,我可不是那种趁机报复的人,你不要给我乱扣帽子。来人,给我把他扣押下来。”张泉回应道,下令麾下士卒上前把韩均扣押住。

  两个士卒走上前去,一左一右的把韩均按压着,让他动弹不得。

  “张泉,你这是什么意思?你凭什么能够扣押我,必须给我一个理由!”韩均不断的挣扎着,试图摆脱士卒的控制。

  “我是奉了左将军的军令,你在官期间,贪污腐败,收授他人的钱财,我们现在已经掌握了实质性的证据,就是扣押你前去调查的。”张泉一脸正色道。

  “我……”韩均面色凝重,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有什么需要辩解的?没有的话,就走吧!”张泉嘲弄的看着韩均,笑道。

  “你……你就是恶意报复,张泉匹夫,你就是想报当年的仇。”韩均一脸的愤懑,用眼睛仇视着张泉。

  “没有,韩均,你自己想一想,你们最近参与了什么事情?交待得早,到时候就可以少吃点苦。”张泉轻轻拍了拍韩均的肩膀,若有其事的说道。

  “你……”韩均脸色一沉,没有在说话。

  “不过你有一点说对了,我就是想报复你。当初你咄咄逼人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出来混,总归是要还的,你应该想到有这一天吧。”张泉恶狠狠的拍了几下韩均的肩膀,韩均就是一个文士,被这几下弄得痛苦面具都出来了。

  襄阳城中,大大小小的官员被抓了近一百多名,一时间,风声鹤唳,各个官员都居住在府邸中,生怕有人来敲自己家的房门。

  张允的府邸,他正焦急不安的坐在一个高楼,看着城外到处行走的士卒,生怕他们到自己的府邸面前。

  “主人,韩大人他们基本都被抓了,他们的府邸都被左将军派人闯了。”一个仆人走到张允的身旁,禀报道。

  “一个都不剩?”张允开口询问道,准确的说,他也参与了这件事情,所以他才焦躁不安。

  “是的,基本所有的官员都被抓了,将军,我们要不要防备一下?”下人开口询问道,除了张允,参与这件事情的人都被抓了,事情的态势已经很明显了。

  “怎么防备?我们现在只要一动手,就是不打自招,只有死路一条。”张允摇头拒绝了这个提议,他不知道刘备是如何得知这个消息的,但是现在动手肯定不是一个合适的时机。

  “那我们这样做,就是坐以待毙啊。”下人有些恐惧的说道,张允的府邸里面就只有五十名侍卫,刘备真要来抓他,他根本扛不住。

  “如果刘备真的要对我动手,别说现在了,就算我出去联合文聘、王威他们,都抵挡不住刘备的兵锋。现在是死是活,就看上天的了。”张允摇头道,以不变应万变就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了。

  刘备的抓人行动一直持续到正午,张泉宣布解除戒严,押着被抓捕的官员朝着监狱走去。在那里,有贾诩等候着他们。

  派去审讯,张泉向刘备重点推举了贾诩,没有其他的原因,因为贾诩实在是太精通人性了,有他在,一般人是肯定招架不住的。

  “主人,他们停止抓人了。”下人见张泉带人撤退,欣喜若狂,高兴道。

  “我知道,这一段时间我要小心行事了,告诉他们,出去不要乱说话,不要给我惹事。”张允点头道,也是一股劫后余生的感觉。

  刚才他也想通了,刘备能实施如此精准的顶点打击,肯定是有人泄密了,唯一幸存的自己肯定不可能是泄密者,那就只有一种情况了,刘琮那里出问题了,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自己不被抓,其余人都是可有可无的棋子,但他不一样,他手里有兵权,刘琮不至于牺牲他。

  “张将军,很明显那个张允也参与了这件事,刚才他一直在阁楼之上观察着我们的动向,我们为什么不把他一起给抓了呢?”王伟开口询问道,按理来说,把张允一拔,荆州刘表的隐藏势力基本就可以说是受到巨大的损失。

  “刘琮公子既然给我们的名单里面没有张允,我们就没有必要抓捕,人家都做到那个份上了,我们把事情做得太绝了也不好。”张泉笑道,他们就是按照刘琮的名单来点名,要是故意抓错几个,真的引起了刘琮刘表的不舒服就不好了。

  “说的也是,是我唐突了。”王伟点头道,泥人还有三分血性,真的把人逼急了也不好。

  “有些事,我们不能只看短期利益,看表面利益,要从长远来考虑,从大局来思考,小不忍则乱大谋。”张泉点点头,张允现在基本没有什么威胁,处不处理都一样。

  “嗯。”王伟点点头。

  翌日,襄阳城中又恢复了往常的平静,在张泉推行坊市不分离制度的情况下,变得比以前更加热闹。

  “诸位父老乡亲,在襄阳城中,以后我们采取坊市不分离的制度,你们可以随时在我们规定的地方买卖东西。”张泉说道,大概的宣读了政策。

  “这个规定的地方,不就是坊市分离么?有什么区别呢?”人群中,一个人开口询问道。

  “问得好,有区别,比如那种两层楼的房子,一楼可以用于买卖东西,以后在住宅区可以买卖东西了。对于你们买卖的东西,只要不触及朝廷的律法,我们是没有任何的限制的。”张泉回应道。

  “原来如此!”下面的人回应道。

  “而且我们暂时取消宵禁的政策,不过会有军士的巡逻,为了保证居民区百姓们的休息,夜间买卖东西的时候不可以大声喧哗。”张泉开口说道。

  “而且,我们会将城中的几条道路作为商业街道,你们可以在路边买卖东西,相当于草市的形式,这些都有具体的要求,我会派人教你们的。”张泉继续说道。

  “好,好,好。”下方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兴奋的喝彩道。

  “看得出来,以后我不用跑那么远去城西的坊市买东西了,每次买个东西,感觉腿都要跑断。”一个百姓笑嘻嘻的说道,住宅区离坊市比较远,真是一件闹心的事情,就像你上班的地方离居住的地方远,每天要挤几个小时的地铁一样。

  “是啊,要真的是这样,就不用买衣物去城东,买粮食去城西了,那样想着就让人头疼。”另一个百姓也高兴的喝彩,看上去,这个政策确实解放了他们。

  就像木兰辞里面的花木兰替父从军,买个装备还要四处跑,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张将军,以后一直都是这样么?”一个人开口询问道,要是这个政策推行了几天,就恢复了以前的状态,他们在住宅区做生意就是自讨苦吃。

  “对,最起码几年时间里面,襄阳城都是这样的,你们可以放心的做。”张泉笑道。

  “好!”

  坊市不分离的政策推行以后,襄阳城的住宅区中多了不少的商店,各个街道旁边规范的多了一些小商贩。

  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襄阳城中变得热闹了不少,当然,随之而来的各种琐事也不少,张泉每天都要处理不少的事情。

  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处理完善,因为这个政策是新推行的,自然会有一些漏洞,比如百姓们抢夺公共摊位,有的百姓在非规定的区域内进行商业活动……

  要想保证新政策的推行,就要把这些漏洞给完善好。

  左将军的府邸,一些儒士前往刘备的府邸,对张泉的行为的进行深刻的批判。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中国古代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于人们来说拥有土地可以榨取钜额财富,且地租收入较稳定,是发家致富的最好手段;同时对封建国家而言,农业的发展可使人民安居乐业,人丁兴旺,使国库粮仓充盈,既可内无粮荒、动乱之虞,也可外无侵扰之虑。因此历代都把发展农业当作“立国之本”

  “禀左将军,非是我们对张将军有什么偏见,只是他现在推行的坊市不分离的制度,吸引了大量的百姓去从商。一旦百姓们都去从商业活动了,没人去耕种土地了,就会动摇我们荆州的根基。自我朝建立以来,一直推行的都是以农为本的国策,重农抑商才是兴国兴邦的唯一道路。”宋忠拱手拜道,他带着一堆儒家学士前来参拜刘备。

  “是啊,左将军,如果大家都去从商了,对我们荆州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襄阳城外的良田没有人耕种,那我们吃些什么,将士们吃些什么,我们就不战自溃了啊。”一个儒士跟着附和道。

  “汉初,经历了秦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战争、楚汉之争,社会经济萧条,百废待兴。汉高祖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采取了以下措施:轻徭薄赋,注重发展农业。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文景之治的时期,两个皇帝减轻赋税和徭役、减轻刑罚、提倡节俭——为一统天下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董仲舒就曾向汉武帝说过,大量发展商业的后果,社会会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不利局面。现如今,天下分卷不止,前番曹操、孙权二人才与我荆州大战,以后我们也要面临着不少的战争。可以这样说农业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战争需要源源不断的军粮供应。而商人们却喜欢操纵物价,扰乱市场,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我们现在需要一个稳定的荆州!”另一个儒生跟着拱手拜道。

  “恳求左将军收回成名,并对张将军做出处罚,以儆效尤!”宋忠带头拱手拜道,剩下的人也跟着拜道。

  “……”刘备一时语塞,不知道如何回应,以农为本确实是汉朝一直以来的国策,并没有说错。

  “非也,我们只是发展一下商业,并没有说晚让商业取代农业,宋忠博士言过其实了。我们一直遵循的都是以农为本的政策,何来颠覆这一说法?”刘备不说,刘晔开口回应到。

  “难道不是这样么?刘晔军师可以出城去看一下,现在大量的百姓都在路边摆摊买卖东西,执着于商业,有多少人去农田里面干活?”宋忠反击道,这可是一个不错的借口,而且可以给张泉扣一个很大的帽子,违反国策,试图颠覆朝廷。

  “君不知,春秋时期的衡山国是如何覆灭的么?”宋忠步步紧逼,开口说道。

  春秋时代,齐国和鲁国中间有一个叫做衡山国的小国。衡山国国内有一个大铁矿,国民都以挖矿或者打制铁器为生,周围的国家都来衡山国购买武器或者农具。衡山国靠卖铁器发了大财,周边的几个国家都想灭掉衡山国,占据衡山国的铁矿。如果能占领衡山国,本国就会有无穷无尽的优质铁器可以使用了。齐桓公是一个想要称霸天下的国君。齐桓公想要在诸侯中称霸,就要和外国打仗,军队在前线打仗,国内就需要不停地给军队供应武器和粮食。武器需要用铁器打造,粮食需要用铁制农具种植,说到底,齐桓公要称霸,没有铁,绝对是不可能的。可是,齐国生产的铁器并不多,老百姓很多都用不起铁,国库里的铁器也不多,齐国是个缺乏金属的国家。为了能够找到足够的金属装备军队,管仲曾经给齐桓公出了一个主意,立了一条新的法律规定,如果国内有人犯了法,情节较轻的,可以向国家缴纳金属盔甲赎罪,不用去监狱里服刑。齐国的官府执行了这条法律,齐国全国的犯人求着治罪的官吏能够让他们缴纳金属盔甲赎罪,装满盔甲的马车驶向了齐国的国都,齐国的国库前面站满了前来上缴盔甲的官吏和犯人家属。很快,国库里就堆满了各种式样的盔甲,不仅齐国的军队换了一遍盔甲,还留下不少剩余等着给新入伍的士兵使用。

  可是,齐国还是缺铁,只是依靠挖掘国内的潜力远远不能够满足军队和生产的需要。管仲给齐桓公讲了一个办法,我们齐国南边有个国家叫做衡山国,国君肯定也知道衡山国。衡山国以制造铁器出名,出产的铁器又多又好,好几个国家已经盯上衡山国了。我们要想有用不尽的铁,就要赶在其他国家前面把衡山国兼并过来。有了衡山国,我们国家的军队就有坚固锋利的武器可以使用,农民用铁器能打出更多的粮食。我这里有一个计策,不用废什么力气就能灭掉这个国家。管仲把自己的计策说给了齐桓公,齐桓公觉得这个计策很不错,命令照管仲的计谋开始行动。

  齐国的商人被官府召集了起来,官府把国库里的钱币分给了这些商人,命令他们前往衡山国购买铁器,不论好的坏的,不论武器还是农具,都统统买到齐国来,打铁废弃的废铁也要,一定要把衡山国的铁器都买光。

  齐国的商人拿着发下来的钱币到了衡山国,看到铁器就买,不论价格多少,一律买下来。衡山国的铁匠看到这么多人来买铁器,看到这是个赚钱的好机会,把家里的铁器都搬到了市场上,拿到市场上一件就灭掉一件,很快,横山国的铁器都卖掉了,一件都没有留下,连老百姓做饭的铁器都卖给了齐国商人。管仲听了齐国商人的汇报,数了数齐国商人买回来的铁器,管仲和齐桓公说,我们可以占领衡山国了。齐国的大军开进了衡山国。衡山国召集军队抵抗,可是,军队凑齐了,衡山国的国君发现一件兵器都没有了,都卖给了齐国。衡山国国君无奈,没有武器怎么和齐国打仗,只能挂起白旗向齐国投降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m123.cc。玉米小说手机版:https://m.ym123.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