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章 得心应手_成为巨星前的准备工作[娱乐圈]
玉米小说 > 成为巨星前的准备工作[娱乐圈] > 第 61 章 得心应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61 章 得心应手

  除了让团队调查合作演员的风评和黑历史,其他的祝慈一般不会太关注。选演员总归是制片方的工作,只要拍戏时能好好配合,她都无所谓。

  崔润和比她大一届,过了这个暑假就要大四,在中艺的众多明星学生中没有很大的名气,但他比较会规划。

  他的外形不是现在流行的花美男长相,但胜在端庄正气,虽然不适合走流量路线积累粉丝,正剧圈子却很喜欢,陆续拍了两部质量还算不错的抗战剧,这才入了天益的眼。

  因为两人都是在校生,忙着准备期末考试,统筹就把他们的戏份安排得靠后了些。

  要在考完试赶最近的一班飞机进组,恰巧碰见的概率就大了许多。

  祝慈是在给几位乘客签完名后,被张灵雅提醒了一下,才看到崔润和。

  他性格比较沉默,不像是那种八面玲珑的人,恰巧祝慈除了工作之外,私下里也内向不爱社交,两人便只是微笑着点点头,便各干各的,没有搭话。

  张灵雅和对方的助理倒是互加了微信,方便以后工作上的交流。

  还没起飞,祝慈就沉浸在了工作中。

  她拿出了笔记本和剧本,戴上耳机,边听自己提前录下的台词练习片段,边反复琢磨接下来几天通告单上的戏份,在旁边标注一些重点的灵感。

  两个小时左右的航程,对她来说是难得的可以不被打扰,全心全意输入的学习时间。

  崔润和也在默默观察她。

  祝慈在中艺可以说是风云人物,不光同学们爱讨论她,老师们也把她当做香饽饽,时常会在课上拿她的表演片段当范例。

  崔润和虽说是她的学长,但在圈内,以成就论英雄。祝慈能不满二十就火起来,还成功打破壁垒,进入正剧赛道,在剧组的话语权就肯定要比他强。

  他有点害怕跟这样的女演员相处,因为之前的很多次试戏,他都被剧方用差不多的理由拒绝,“女主角不太满意你的长相”、“导演觉得你不太容易和女主搭出cp感”、“我们需要一个有流量的男艺人”等等。

  从接到《人间百味》,得知女主角是炙手可热的祝慈时,崔润和就陷入了惶恐。

  他不想再一次丢掉机会,一边分析角色,不停地请教老师,一边焦虑不安,生怕哪天剧组会突然通知他换人。

  不过看到祝慈在飞机上全程安静认真地读剧本,他一直焦躁的心情平复了一些。

  多想无益,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比你红的人比你还努力,崔润和也拿出剧本温习起来。

  飞机落地之后,张灵雅脱下眼罩,利索地收拾好所有物品,打电话联系孙叔,护着祝慈朝外走去。

  剧组众人都在忙着拍戏,祝慈不想加重他们的负担,就没让场务安排接机,而是自己前往拍摄地。

  孙叔很靠谱,早就在接机口等候着。

  快要上车的时候,祝慈余光看到崔润和带着助理在旁边等车,便示意张灵雅去邀请他们一起。

  崔润和的公司规模小,不像祝慈的团队那么面面俱到,这种异地拍戏往往需要他自行解决出行等一系列问题。

  本来他打算坐机场大巴再转到片场所在的小县城,但是现在有祝慈的邀请,拒绝显得有些不通人情世故,而且早点到场也能早点进入拍摄状态,他犹豫了一下便答应了。

  带着助理上车后,崔润和有些拘谨,“谢谢你。”他声音很小,羞涩的样子倒是和剧本里那个看到谢鸾珍就脸红的赵士森挺贴切。

  头一次见面,祝慈也不知道和男同事聊什么,只好问了些表演上的问题,以及对角色的理解。

  同是中艺的学子,两人都对表演有最起码的敬畏,聊着聊着,气氛也松快不少。

  片场安排在一个建筑风格很怀旧的小县城,孙叔七拐八拐,开了很久才到目的地。

  另外一个小助理带着祝慈的行李去酒店安顿,张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雅则跟着祝慈直接去找正在工作的剧组众人,崔润和见状连忙跟上,反正他行李不多,稍后再收拾也来得及。

  为了还原剧本中烟火气十足的复兴村,道具组刻意找到一处山清水秀的小村庄,按照那个年代的风格细心改造,搭建了不少新场地。

  其中谢鸾珍的家因为人口众多,又是主要场景,是花费了最多心思的一处,所有不起眼道具的摆放都有严格的要求。

  场上正在拍谢母和邻居吵架的一场戏,田羽导演在监视器前认真看着,全场除了演员,鸦雀无声。

  祝慈和崔润和没有打扰大家的工作状态,安静地站在场边学习老戏骨的表演方式。

  “刘姐,你命可真好,村长看上你家二丫头,要讨回去当小儿媳妇呢。”饰演邻居王婶的恰好是之前《春和景明》里萧月柔的母亲,她浑身的气质与扮演官家夫人时截然不同,把一个心里嫉妒,说话阴阳怪气的农村妇女形象表现得恰到好处。

  饰演谢母刘双英的于泽兰,也是一位母亲专业户,年轻时拿过不少奖项。

  她手里正摘着豆角,闻言往盆里一摔,气得起身骂道:“你个大嘴巴,少毁我闺女名声,他家又没提亲,八字没一撇的事,用不着你在这宣扬!”

  两位老师口齿清晰,表情精准,看她们对戏就像是现场看话剧一般酣畅淋漓。

  不过田导还是不太满意,他拿起对讲机说道:“我需要你们给我的反应再生活化一点,现实中两个农村老太太吵架不会这么端着。”

  她们琢磨着点点头,第二条的风格就有明显不同,很顺利地过了。

  祝慈看着两位老师的示范,福至心灵,对自己要如何展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田导喊了“卡”,转身接水的功夫才看到直愣愣站在场外的一对主角,他笑着招手:“哟,你俩来了也不说一声,就这么干站着。”

  场务连忙给他们搬来凳子,两人乖乖坐下。

  今天本来没安排谢鸾珍和赵士森的戏份,但是田导看着他俩生涩的交流,灵机一动,叫来副导演,准备临时加一场戏。

  “小祝、小崔,去扮上,待会儿咱们试一场,就来你们从地里回家那一段。”田导笑呵呵的,抱着他的大茶杯惬意地说道。

  祝慈爽快地答应了,她本就做好了随时开拍的准备,心中有把握。

  崔润和有点慌,但他不能露怯,况且导演的意思不好违背,只好咬牙答应。

  因为要贴近年代和人设,所以化妆师并没有给祝慈添加太多脂粉,让她近乎素颜出镜。但是18岁的少女皮肤饱满红润,本就无需过度修饰,也美得惊人。

  祝慈的头发又黑又亮,化妆师绑了两条粗粗的麻花辫,这是那个时候女孩们的标志性发型。

  再换上刻意做旧但整洁柔顺的棉布衬衫,谢鸾珍的形象一下子立体起来。

  祝慈入戏的速度很快,她本人的气质是比较成熟冷淡的,可是在化妆师整理完她的造型后,她的眼神一下子朝气蓬□□来,显然已经进入到了角色的内心。

  看着她从化妆间走出来,田导很满意。

  崔润和即使戏约不多,也一直没放松过对身材的要求,他背部宽阔厚实,配上白衬衣和军绿色的裤子,像一株挺拔的白杨。

  两人站在一起,体型上就比较般配。

  又等了一会儿,把今天的通告拍完,还没到日落的时候,田导抓紧催道:“快点换机位,这个自然光不错。”

  祝慈提着手里的竹篮道具,在田埂上走来走去,想着该怎么表现人物动作显得不太刻意。

  “好了,村民们注意,来试一条啊,a!”

  这场戏的前情是谢鸾珍给在地里劳作的父亲和哥哥送饭,回来时正好碰上骑着自行车路过的赵士森,两人心照不宣地一同回家。

  祝慈哼着歌,挽起裤腿,拎着装着空饭盒的竹篮爬上田埂,动作轻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此时二八大杠的标志性铃声由远及近,崔润和的身影逐渐清晰。

  两人轻轻对视一眼,又慌乱地撇开,崔润和速度加快,越过祝慈往村子方向骑去。

  祝慈动作幅度都小了不少,理了理头发,把露出的脚踝重新遮住,慢悠悠继续走着。

  拐过一个弯,果不其然看到不远处树下停着的自行车,崔润和不知道去了哪里,但她知道他是特意在这等她的。

  她嘴角轻轻勾起,又迅速放平,但是一双大大的杏眼里是藏不住的欢欣。

  她在竹篮里翻找了一下,里面有大哥嫌甜留给她吃的糕点,她拿出油纸包着的一小块,左右张望一下,见没有村民在附近,才放进车篮里。

  又走了十几米远,祝慈听到自行车轮碾过土路的沙沙声,脚步更轻快了,不用回头,她也知道是谁在身后。

  就这样,两人默默地一前一后走了几分钟。眼看着快要到村口,祝慈没忍住回头瞟了一眼,崔润和推着车子在那笑,还把手里的小糕点拿起来扬了扬。

  此时刚好夕阳落下,构图极具艺术性,画面在监视器里非常美。

  祝慈加快脚步跑回村子里,麻花辫的尖尖飞扬在空中,把少女心事体现得淋漓尽致。

  “cut!”田导的声音从对讲机中传来,“不错!你们俩这股暧昧的青涩劲儿掌握得很不错啊,要保持!”

  祝慈跑过去看回放,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

  经过《看不见的她》剧组,祝慈的演技上了个新台阶。以前她可以纯熟地运用五官和动作去演戏,现在则更加内收,连呼吸都能运用到角色中。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m123.cc。玉米小说手机版:https://m.ym123.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