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劫富济贫的八贤王_大唐:八岁贤王
玉米小说 > 大唐:八岁贤王 > 28.劫富济贫的八贤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28.劫富济贫的八贤王

  郑府一聚。

  果然增加了李元景与郑善果、郑凤炽的关系,一个是传承数百年的世家,一个是拥有钞能力的首富。

  以后有什么麻烦找他们就行。

  系统给了他纵横之术,神级投资术、神级工匠术、百鬼夜行,但是这些东西并不能直接转化为影响力。

  反倒是,此次李元景帮了郑凤炽实现愿望,以及荥阳郑氏实现愿望。

  得到了两个强力的盟友。

  回到了皇宫,没有直接去做任务,营救郑观音母子。

  李元景先是换了一身便衣,随后出宫,微服私访查看那些粮食究竟有没有送往河东道。

  长安东门。

  这里宽阔的官道,足够十六匹马车共同行驶。

  此时,官道行人都被驱散,只有一辆辆四轮板车载满了货物向东驶去。

  麻袋将货物裹得密不透风,但还是有东西从缝隙之中漏了下来,路人一看那些都是颜色暗沉的麦子。

  “嘶~这些难不成是粮食?听说朝廷的赈灾粮已经告竭,哪来那么多粮食。”

  “傻货,这些都是各大家族捐给河东灾民的义粮。”

  “世家门阀何时那么好心了?”

  “还不是陛下想的好法子啊。”

  官道两旁的百姓交头接耳,互相交换信息,看着货车还有标某个家族的名字,简直是敬佩无比。

  当然,他们最敬佩还是大唐皇帝。

  一个国家的强大,在于百姓相信朝廷。

  河东道有难,朝廷能赈灾如此多的粮食。

  哪一天他们若是受灾,朝廷一定拉他们一把。

  “听说荥阳郑氏获得了一品世家的判定,这两百多车仅仅是郑氏捐的一部分粮食。”一个书生看到面前路过的货车,面写了一个“郑”与“赵”字,开始向附近的人进行解说。

  果然有许多人开始向他询问。

  其中一名娇俏的姑娘好奇道:“荥阳郑氏捐粮,为何旁边要跟随一个赵字?”

  书生看到有漂亮姑娘,连忙推开人,挤到她身前回答:“这是因为荥阳郑氏与大唐首富都感谢赵王呢。”

  他开始将自己听来的二手消息,转述给对方。

  本以为这姑娘会仰慕看着自己消息灵通,却没想到她惊叹:“赵王是国之栋梁啊,想出让大唐首富捐粮,最后还让郑凤炽认祖归宗,简直是一段佳话。”

  书生吐血。

  运粮车一辆接着一辆,谁叫郑凤炽捐的粮食多。

  车刻有郑与赵的标识,可以说在百姓们面前疯狂刷存在感。

  众人也纷纷知道了荥阳郑氏与赵王的事情。

  瞬间,荥阳郑氏风光无限,成为百姓敬佩的姓氏,赵王也成为百姓心中的好王爷。

  茶楼。

  惊堂木猛地一拍。

  河东旱灾,百姓饿死,朝廷拮据,拿不出一粒米来,当今圣爱惜子民,为了筹粮两鬓斑白。

  “这个时候,当今圣得到了一条绝佳妙计。”

  说书人铿锵有力的声音响起,让所有人心都揪了一下。

  “捐粮评级。”

  “但凡捐粮最多者,评为一品世家,于是陛下一计就让世家门阀为了虚名厮杀起来,最终便宜了咱们百姓。”

  “看官您瞧,现在外面运粮车的粮食来自长孙氏。”说书人一指外面,果然众人看到这粮车队挂了长孙氏的旗号。

  “可是陛下那绝佳妙计是谁献的呢?”

  说书人又抛出了个疑问,引得许多人抢答。

  “必定是足智多谋的长孙大人,他可是陛下的兄弟,皇后的兄长。”

  “屁!我猜是能出将入相的李靖将军。”

  “不不不,是赵王。”

  说书人看到一个家伙说出了答案,也没好气,显然这家伙的消息很灵通,公布答案:“的确是赵王!”

  茶楼内的听客都震惊了。

  赵王竟然献出了这绝佳妙计,直接稳住了河东灾情。

  “不仅如此,陛下还册封赵王为八贤王,命其惩奸除恶,为国为民。”

  “徐某以为,赵王此次计谋,堪称劫富济贫,必定传为一段佳话。”

  说书人感慨说道。

  听客们都十分赞同。

  劫世家的粮食,济河东的百姓,这简直就是百姓心中的偶像啊。

  百姓们也没文化,开始了一阵猛吹。

  “大唐若有八贤王,必定能国泰民安。”

  “那许多粮车面都有‘赵’字,定是赵王也捐了许多粮食,他简直是天派下来拯救我们的神仙啊。”

  “听闻赵王之前屯粮、卖粮,坑了崔府数万贯,这崔府吸了咱们多少血肉,活该哈哈哈!!!”

  “八贤王英明!”

  当有人喊出八贤王英明的时候,在一层大堂内喝茶的李元景忍不住了。

  妈卖批,这是要害死老子?

  我志在贤王,而不是皇帝啊。

  稚嫩的声音响起。

  “这个八贤王也是人,要吃饭拉屎,也有贪念,也会记仇,哪里有你们说的那么神奇?”

  瞬间。

  李元景感到周围的人都恼怒,并且怒视着他。

  乖乖,一群愚民。

  惹不起,还跑不了吗!

  李元景蹦蹦跳跳离开,赶紧了外面的马车。

  “八岁大的孩子懂个屁!”

  “八贤王是你能随意评价的吗?”

  “你爹没教你,在外面不要乱说话吗!”

  周围百姓一阵乱喷。

  只有说书人震惊无比,因为他认出来了李元景腰间的那一根玉龙紫带。

  加这小孩的红顶马车,这是亲王才有的规格。

  再想想这小孩为什么敢评论赵王,因为这小家伙就是搅弄朝堂风云的赵王李元景啊。

  “徐说书,你说句话啊,咱们把这小孩抓起来,送到皇宫去。”一个粗糙大汉骂骂咧咧。

  “闭嘴!”

  说书人一吼,茶馆安静下来。

  他说完一句话,所有人惊呆了。

  “他......就是赵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m123.cc。玉米小说手机版:https://m.ym123.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