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2 章 三合一_炮灰小夫妻发家日常
玉米小说 > 炮灰小夫妻发家日常 > 第 132 章 三合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132 章 三合一

  “哦。”周梨点了点头,也抓住了这话的重点:“所以我回家去,家里空无一人?”

  “也没有吧,飞隽他们几个在小苍山下,休息日就回来喂猫,何况近来有山民们的跳花节,书院里也要放假,安之肯定回来了。”说起猫,他想起自己这矿上也有耗子,便朝周梨说道:“回头那边有人过来,给我带只能抓耗子的猫过来,像是你家里那几大窝就知道吃喝玩乐的我不要。”

  周梨用怀疑的目光打量着他:“你确定你是了解我家猫的?”难道他不知道阿黄的成名战么?虽然第一件是它为了打小猪仔追到自己家,但是在芦州的时候,阿黄可是救过自己的命呢!

  即便当时那北斗司的天权是没打算杀自己,但绑了自己是真真切切的,却叫阿黄给逮到了。

  这样的猫,不比那抓耗子的猫好么?怎么到了他嘴巴里成了吃喝玩乐不务正业?感情做猫如今压力也要这么大,还要天天上夜班?

  陈慕不以为然:“我又不是没有见过。”一个个肥得跟猪一样,走起来的时候那屁股上的肉一抖一抖的。

  “哼,你既然这样嫌弃,你自己做个机关猫去,反正你有的是本事。”居然还敢嫌弃她家的阿黄,虽然阿黄如今是有那么一点点渣了,三妻四妾,但猫嘛,哪里能拿人类的道德来约束呢?

  她是生气说的,但是陈慕却将这话听了进去,“机关猫?”好像也不是不可以,等他想想。

  然后他就陷入了沉思,周梨一看他这光景,是没法继续说话,也就不打扰。

  当晚在他这临渊洼里歇了一夜,不知道那术木寨的奇寨老怎么就晓得自己在这里,又带着他们寨子里的特产棕糖来了。

  周梨忽然有些害怕,自打自家那大院子里的人都有了谋生的地方,那家里空荡荡的,几乎就阿荣一个人镇守。

  这奇寨老送了一回又一回的棕糖,已经堆满了仓库里的一个大货架,如今见他又送来了,这是要吃几代人才能吃完?

  跳花节要到了,奇寨老哪怕是做了爷爷外公的,但仍旧是穿着一身新衣裳,精神十足,寒暄几句后,他的来意也很简单:“我听说啊,现在整个后虞都是咱们的,那以后这棕糖生意,我们是不是可以做到所有的州府去?”

  理论上是的,毕竟就差一个龙玉了。而且他也构不成威胁,只是有些惊讶奇寨老竟然已经打算将棕糖卖到别处去,也是有些生意头脑的,“您老是怎么打算的?”

  “我去县里的时候,听外面来的人说,别处虽然也是有糖的,但是玉米杆呀麦芽发什么的,像是我们这样的棕糖是没有的,虽说也是糖,但各有各的味,外面的州府这么多人,即便他们就尝个新鲜,我们这里也能卖不说。若是遇着那喜欢吃棕糖的,就更发达了。没准以后我们这术木寨的棕糖能同那儋州的甘蔗糖一样出名呢!”

  所以奇寨老和村里的人商议过,将那汉话说的好的挑出来,先去全州磐州两地开个店,就专门挂他们术木寨的牌子。

  若是真能有生意,那以后再循序渐进,继续让人去各州府开店。

  周梨惊诧不已,这是要自己做品牌连锁店?她当然是要大力支持的,“可以可以,此事我金商馆大力扶持,等会去后同主上商议过后,想来应该会出一个相关的告示,到时候你们到其他州府去,地方衙门自然会鼎力帮忙。”

  现在各个州府都几乎才在战乱后的经济恢复期,奇寨老要是抓住了这机会,他这连锁店很容易就能开设起来的。

  只不过现在自己这表哥杜仪也改了姓做李,加上他如今也算是这后虞之主了,自己也不好在外人跟前直接叫他表哥。

  就是众人有叫他主公的,又是少主的,周梨这一时也不知该怎么称呼才好。

  而奇寨老得了她这话,心想周梨从来都不曾空口许诺,这说出来的话,几乎都是办了的。于是对于此也开始憧憬起来,对周梨更是敬佩不已,“多谢了。”

  又说且除了他们,其实别的寨子里,也是有些类似想法的,毕竟此处环境得天独厚,很多东西还真是就他们这里有,外面换了个地儿就寻不出来。

  那书院也好,幼儿馆也罢了,大小孩子都有个专门交托的地方,感觉大家一下闲赋了很多,年轻人们自然是愿意将时间放在这做生意或是农活上。

  眼下他们那河边的棕树林今年又加了五六亩有余。

  而且现在道路通畅,也不用像是从前那般,还要看着老天爷的喜怒走河道,所以随时随地能从灵州旱路出去,没道理还继续把些药材粮食给烂在地里,自然是要运送出去,换成银钱来。

  银钱是好东西啊!他们寨子里前十年出生的孩子们,因为那些强盗的缘故,几乎都没有属于自己的首饰。

  按理他们这些山民,不管男娃儿女娃儿,尤其是女娃儿,刚出生就开始给准备银饰的。

  现在手头宽裕了,各家各户都在急忙给女儿们添补,或是再重新打一套,倒是叫那银匠们的单子接到了十年后去。

  奇寨老如今有些私房,也打算给嫁出去的女儿补上原本该给她们的银饰。

  当年是没条件,现在有钱了,自然是不能吝啬的。

  说高兴了,奇寨老还说以后要送周梨一套呢!

  那一套银饰,少说也是几十斤了,周梨可不敢要,心说这多半算是贿赂了。

  隔日起来,便往屛玉县去。

  在过紫萝山脉的时候,便见到了各地来赶集的,他们最向往,买回去最多的,仍旧是他们做需要的各种果苗和种子。

  不过这一次和上一次周梨回来时候在路上遇到赶集的老百姓们来对比,这一次大家明显不再靠着两条腿了。

  几乎都是有些牛马骡子做交通工具的,如此可见这几年本地老百姓们的生活质量的确是在提升。

  因此这心中也十分宽慰,大家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提升,无不证明着大家努力的方向,果然是对的。

  这一段路修得很好,也不过是一两天的时间,便是到了屛玉县来。

  一进县里,周梨便打发了几个小子各自归家去,她也直接骑马回家。

  一路上少不得是熟面孔打交道,等到了家门口,那大门果然是锁着的,不过墙头上那有林荫的地方,却坐满了乘凉的猫儿,黄狸花白色的三花的虎斑的,甚至是长毛猫都有,反正五花八门,有的那长得可爱灵动,有的则丑得六亲不认,偏偏都是些现眼包,专门喜欢坐在这墙头上来,倒像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加上眼下这三月初的跳花节已经在筹备中了,书院里有的学生已经放了假,所以引得了不少十来岁的孩子挤在这墙下逗猫儿玩耍。

  不过小猫咪们都很高冷,又或许在这里并不缺吃食,以至于小孩子们举着鱼干给它们,都不多看一眼。

  反而是因为周梨的到来,她才下马,那阿黄就瞧见了她,一个激动地踩着墙壁跳下来,直蹦入正琢磨着如何开大门的周梨的怀中。

  然后是接二连三的猫。

  阿黄是一家之主,向来十分高冷,不怎么亲近人,小猫儿们也会看脸色,见它扑周梨怀里去,一时间周梨那脚下便密密麻麻挤满了猫儿,还有胆子大的,直接顺着她的裙摆爬上身来。

  小孩童们见着此情此景,又是羡慕又是欢喜,那胆子大的直接凑过来,趁着猫儿们不防备,赶紧偷偷摸一把,然后朝同伴们咧嘴露出欢喜的笑容来,仿佛还有几分炫耀的意思。

  猫儿们齐齐下了墙来,她家这里和衙门又是紧相连的,一下就引得了隔壁衙门的视线。

  那萝卜崽有些不敢相信地看着周梨,愣了好一会儿才确定着浑身都爬满了猫儿的是周梨,“阿梨姐?”

  难得阿黄一家对自己这样厚爱,但是大小猫都恨不得往自己身上爬,这个重量有些超出了周梨的承受范围,见到萝卜崽,犹如遇到救星一般,“快快快帮我。”一面又朝着阿黄喊,“阿黄快带你们的儿孙下去,再往上爬我要摔了。”

  她怕是这天下第一人,被猫儿们爱得承受不住那重量,最后摔在自家门槛上的人。

  偏偏她摔下去那会儿,猫儿们的小脚脚还抱着她舍不得撒手,那帮看猫的孩童倒是受到了惊吓。

  一个个连忙跑来搀扶周梨。

  后来周梨觉得,他们哪里是来搀扶自己,分明就是趁机撸猫的。

  因为也是这一遭,使得好几个孩童怀里都抱上了猫,一脸欢喜兴奋的模样。

  她最后还是靠萝卜崽才爬起来的,说来也是好笑不已。

  萝卜崽看着那紧锁的大门,自不必说,周梨是去年出去的,只怕是没得钥匙,便劝着她:“阿梨姐,要不先去衙门里坐着,兴许安之他们下午些就回来。”

  不过萝卜崽才去给周梨牵起马,周梨拿了包袱正要去衙门,上官飞隽和朱嬛嬛他们就回来了。

  连忙给开了门,一行人进去,得知周梨刚才在门口的事迹,上官飞隽看着那满院子的猫,一时痛心疾首,“这些没有心肝的,明明都是我们在喂,怎么就只认阿梨姐?”

  话是这样说,但还是马上去给打扫猫窝,添补猫饭。

  说起来他们倒也是聪明,因为本地气候的缘故,家里又不像是从前那般时时刻刻有人在家里给喂猫,所以生怕猫被饿着,多放几顿的饭菜,又担心馊了坏掉,吃伤了猫儿们的肚子,于是金桂兰和她干女儿阿荣,竟然是做出了猫饭来。

  好似一张张烙好的大饼,对于人来说,味道的确不怎么的,甚至还有些腥臭味道,但是对猫来说,就是填饱肚子的美味佳肴。

  所以现在他们出去的时候,都会给猫在屋子里挂上好多这样的大饼,足够这一群猫吃五六天。

  周梨见了这猫饭后,也是忍不住感慨一声,果然人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只要有困难出现,就有新的奇迹发生。

  又问起那金桂兰母女俩,才晓得竟然也是去了奇兰镇的幼儿馆负责饭菜之事了。说到这里,少不得提起那边的幼儿馆大爆满,加上那边还没正式的书院,来这屛玉县紫萝书院读书的本又不多。

  偏偏这个时候,又是他们要去放春牧的季节,所以那幼儿馆里还接收了许多半大孩子,也是如此周若素到处搬救兵去帮忙。

  而殷十三娘则和沈窕一起去了南眉河。

  反正各人都忙,这家里也就空无一人了。

  有那么好几天没人住了,自然是要收手一番才能住人的,更不要说周梨那房间了。

  院子里的花草也该修剪,那小径上,如今直接被茂密的花枝给阻挡,脚都下不去。

  忙了一个下午,晚上本来是打算煮饭的,没想到韩家医馆那头来人请,叫他们过去吃午饭。

  周梨也是许久不曾见表姐杜屏儿和侄女了,自是没有拒绝,准备要带着安之和上官飞隽他们一起去。

  但最终上官飞隽和小狮子约了夜钓,朱嬛嬛又说是去那印刷馆去看她记录农业书本的插图,两个都是大忙人,于是最后也就周安之和自己一同去。

  安之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小娃娃了,十三四岁的年纪了,刚好开始拔个儿,长得还挺高,与他亲爹许二德没有多少样子。

  就看着长势,个头想来是要比许二德都高出一个头来。

  如今她倒是想通了,遗传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这后天因素也是不能缺。

  瞧周安之自姐姐和离后,吃好喝好,将身体底子给打好了,这如今才有这茁壮成长。

  如此也难怪人人都说,苦什么缺什么,都不能亏待了孩子,可不就是嘛,这孩子就好似那修房盖屋的筑基一样重要。

  离得并不算远,加之这街上又热闹,周梨便打算走着过去。

  周安之先是与她说书院的事情,后又仔细说家中这些人都分别去了何处,大概月底能回来聚一聚等。

  不过周梨却诧异地发现,都这个时候了,竟然还能看到净城司的人在街上打扫卫生。

  周安之看出她的疑惑,只笑着解释道:“小姨你出去太久了,如今咱们这县比城都要大要热闹,人一多,这垃圾自然是比从前要多,所以如今净城司招收了不少人,每日分为三班倒,早班从那卯时二刻上工,午时二刻休息,反正就算下来,最后一半休息是子时一刻,每个班就是三个时辰。”

  这样一算,活儿虽是不轻,但是这每一次招收,都人满为患。

  周安之觉得,这都归于扫地倒垃圾不是什么技术活,也不要识文断字,又不要大力气,所以最受那些已经见了孙子的老一辈人来做。

  但也有年轻的,必然那身体不好,或是手脚上有些残缺,要么就是外貌不佳的。

  也是巧了,正说着便见前面有个年轻的女工正弯腰扫地,她走路一瘸一拐的,看起来腿脚上的问题。

  周梨本来还以为是天生的,哪里晓得路过她的时候,却见她是一脸的恐怖疤痕。

  周安之也瞧见了,等走过了些,才压低声音说道:“这净城司的活儿虽是轻巧,但月钱其实他们这种扫地的并不高,得是拉车往城外倒垃圾干重活的,月钱是他们这种的两三倍呢!”

  这孩子是个善良的,说起人家月钱少,便想着那身上带着这样伤的,只怕多少是留了些旧疾下来,没准平时抓药钱都不够呢!

  不过转而又道:“但话又说回来,倘若净城司没有给他们这样的人提供一份工,怕是这药钱也难找,在别的州府只能要饭去。”但是这个样子又丑陋,怕是要饭也不好要。

  正说着,忽然有人唤周梨。

  周梨闻声寻过去,却见是个年轻的面生妇人,但一时又想不起来,她是何人,反正觉得眼熟不已。

  人家过于热情,一边喊一边提着篮子挤过来,她心中虽着着急又想不起这到底是何人,但还是出于礼貌,朝对方回礼。

  等人走近了,那少妇止不住满脸的激动,一头又和周安之打听消息,“你们已经放了假,我们小叔子是不是明日也该放假了?”

  周安之看着眼前的年轻妇人,礼貌地笑回着:“他们明日要大考,怕是得后日早上才能放假呢!”听这话,像是认识的熟人。

  “哦。”妇人闻言,松了一口气,“那没事,反正能赶上跳花节,我和他哥也攒了不少银钱,准备叫他去参加呢!万一有那小姑娘看得上,岂不是他的运气。”

  山民们的跳花节,原本就是姑娘们盛装打扮聚集在广场上,若有同龄的青年男子看上了,便可与之送一串花环,姑娘若是收下了花环,便说明是对他有意,到时候可以直接请了媒人说合。

  一桩婚事就算是定了下来,什么彩礼嫁妆,有没有都不要紧。

  本来这只是其中一支山民们的节日,但近年来因为汉人们了解到,山民并非是他们所理解的那般,是饮毛茹血的野人,因此与之通婚的越来越多,也就使得这跳花节越来越热闹。所以就发展成了这三月初最为热闹的节日,书院里多的是本支山民们要请假回去参加跳花节,同脉的学生们也是,索性书院里就放假了。

  这风头直接将那汉人们的清明祭祖节都给盖了过去。

  到底,活人的事情终究是比那死人的还要热闹。

  那妇人和周安之说了书院放假的事情,转头又和周梨说,还要请周梨去她家做客。

  周梨还没将人给认出来,便也是委婉地推辞了,直至对方走了,她才压不住好奇心,朝周安之问:“这是甲字军的嫂子么?”

  她只能想得到这个身份了。

  反正听着口音也不是景家村的全州口音,倒是上京味儿很重。

  周安之闻言,目光诧异地看着她,甚至是带着一些探究:“小姨,你不认得她是谁?”

  周梨摇着头,“有一点眼熟,但是我实在想不起来了。”不应该啊,她这也才是二十多的年纪,这记性怎么就不行了呢?

  周安之扯着嘴角露出个怪怪的笑容来,“她呀,上京来的,当初长庆伯爵府被抄家,霍三姑姑将她们母女给救出来了,然后便一起朝灵州来。后面在磐州遇到了宋叔叔他们,就一道走。”

  再到后来,因那全州磐州两地,灵州给派了守备军去,那宋晚亭他们也都留在了磐州。

  只是并未在州府城池里,而是去了县下。

  宋晚亭他们留在盘州的事情,周梨知晓,那宋晚亭也没在给白亦初做事了,还晓得他和林清羽俩这曾经的清风书院双杰,都纷纷在磐州那里参加了考核,做了一方县令呢!

  “何致蓝?”周梨恍然大悟,将方才那年轻妇人的面貌和自己多年前见过的何致蓝想了一回,果然是能重叠在一起的。

  周安之颔首,与她细说这何致蓝在磐州嫁了人,叫石大牛,从前是个屠夫,天灾过后,就只剩下他和弟弟了,本来是逃去十方州的,后来十方州乱了,又跑回磐州老家来。

  他这弟弟还是个少年,早前没出事的时候,家里有爹娘撑着,也读过几日的书,石大牛娶了这何致蓝后,何致蓝当家做主,与大家商议,带着小叔子来了这屛玉县求学。

  毕竟这边紫萝书院的先生们,身份学识都摆在那里。

  “那霍三姑姑呢?”周梨有些唏嘘,没想到何致蓝居然都已经成婚了。

  “她和她母亲在磐州呢!前些日子,还听说等灵州的幼儿馆顺利开起来,磐州全州也要开,到时候她多半会在磐州负责这个事情。”不过安之都是别处听来的,并不能确定。

  有可能霍莺莺不会直接出门和孩子们接触,也就在后面负责培训里面的嬷嬷们罢了。

  毕竟她那张脸,是没有办法治好的,也是怕吓着胆小的孩子们。

  霍莺莺的确有本事,当时凤凰山吹来风沙的时候,她在乡下救了那么多老百姓,就可以看出来她的本事,完全在她那亲爹霍南民之上。

  所以她去扫地的确是可惜了,若是真担心容貌吓着孩子们,完全可以做个幕后管理者。

  说话间,两人也是到了韩家医馆里。

  韩知意还在忙,周安之和他几个徒弟都相熟,自在一处说话,周梨便去了后院。

  杜屏儿母女俩见了她,少不得一番寒暄,周梨也将侄女搂在面前说了好会儿的话,才放了她去玩,跟杜屏儿说起些姐妹体己话来。

  杜屏儿又有了二胎,不出意外的话,十月左右就落地,周梨见她夫妻和睦,女儿也乖巧可人,自然是替她欢喜。

  哪里晓得杜屏儿一脸的忧愁:“前阵子那闹剧,你虽不在灵州这边,但想来也听说了吧。”

  周梨一下就反应过来她所说的是何事,点了点头,“我才到,还没去过衙门里,不知这些姑娘最后是如何安顿的?”别真是李仪全给接到身边去了吧?

  杜屏儿叹着气,“大部份选择留下来,在此处嫁人,一部份回了老家去,余下的有几个识字的,如今也都到了那杂货铺里去。”

  但因为李仪始终年纪不小了,那身边怎么可能没女人呢?早前他身边那帮追随者就为此伤脑筋过,因此也是趁着这一次的误会,往他那屋子里塞了两个。

  一个是业州籍贯的姑娘,一个则是上京来的世家小姐,反正两人出生都不凡。

  这本没有什么,哪个都不是他的正妻,但是现在跟了他,将来他正儿八经继承了大统,少不得是要做妃嫔的,身份低位可以保证。

  周梨能给女人们争取自身的利益,能如此顺利,还是那贞元公先打下了基础,还将那样一帮人给召集起来。

  可想要改变眼下这三妻四妾,却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所以她也早就做好了准备,将来杜仪身边也会有那三宫六院,嫂子可就不止一个了。

  甚至极有可能某一个十分得李仪的偏爱,然后一家子也要跟着鸡犬升天。

  毕竟这枕头风的威力她是见识过的。

  再说就是那寻常老百姓家里,父母还有偏心其中一个儿女的。

  更何况,这两个女子都非寻常人家,周梨自然是猜测到了李仪怕也是拒绝不得,有他的难处在。现在放眼看去,这后虞的天下几乎都属于李仪了。可事实上,这才是个刚刚开始罢了,世族们才是眼下最大最不好攻克的难题呢!

  可话说回来,即便是早就有了这个心理准备,现在真正面对了,不免是生出来几分担忧来。

  尤其是看杜屏儿为此愁眉苦脸的,便问:“品性如何?”

  “说不得好说不得坏,只不过我哥如今身份非同一般,我是不相信她们都能像是寻常人家的妻子那般将我哥放在心上,偏偏这个事情,我一个做妹子的也拦不得。”按理眼看着兄长身边有了女人,自己该替他高兴的。

  周梨想着她怀了孕,心情必然是比往昔还要容易浮动,多想是正常的,也就宽慰道:“这个事情你不必管。”主要还真是管不得,“表哥现在身份地位非同一般,身边的人自有那帮老臣来操心,要真有那心术不端的,他们比你还要能明察秋毫,定然是不会容的。”

  杜屏儿也不知将此话听进去了没,长吁短叹的,吃饭的时候胃口都不佳。

  着实是上韩知意急在心里,后来周梨要走的时候,他替杜屏儿送周梨,便也是盼望周梨得空多来陪杜屏儿说些话。又说这孩子若不来的话,杜屏儿该也是去半月镇等地的幼儿馆里。

  后想起那何婉音之事,便与周梨说起来。

  周梨饭前听得杜屏儿说杜仪身边有女人的时候,就生怕有个何婉音,但后来细致问了,并不是才松了口气。

  眼下见韩知意提起,忙道:“我正要问你呢!她如今在何处?”

  “她还没到屛玉县的时候,就在灵州和几个姑娘起了嘴角摩擦,伤了腿,到了这里后,也不知怎么叫晴儿发现,便是将她才治好的腿给挑了脚筋,又划伤了她的脸。”按理说来,何婉音死不足惜,晴儿同她也是有不共戴天之仇,就是杀了她也没人说什么。

  只不过晴儿最后将她的命留下来了。

  可何婉音倒是伤势好了,但那腿走路一瘸一拐却是难免的,容貌又被毁掉,纵使她也识文断字,但那十二属里,即便是有合适她的岗位,也没人敢录用她,毕竟从前罪恶滔天,因此她为了活命求口吃的,只能去了净城司扫地去。

  周梨听得何婉音还活着的时候,这心里第一反应还是想着,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让她继续活着?

  但是后来听说在净城司里做事,便得出了结论来,怕是晴儿有意为之留她性命。

  何婉音犯下那许多错事,这个时候她一无所有,杀了她反而是帮她解脱呢!反而是叫她留下这残命一条,死又不敢下手,只能这样艰难地活着了。

  对于何婉音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残酷无比的折磨?

  她和周安之仍旧是走路回去的,谢绝了韩家那边的马车,说是走一走正好消食。

  可事实上这城里的夜生活这个时候才真正开启,热闹不已,满街都是那各类吃食摊位,酸甜苦辣,香的臭的都有。

  反正那小吃的齐全程度,即便是周梨当初在上京也没见识过。

  所以最后和周安之没忍得住诱惑,两人胳膊底下夹着竹筒装的水果捞,手里则拿满了串串。

  也是巧了,回去的路上又遇到了此前那个毁掉容,且腿脚不便的女工在扫地。

  不过这一次周梨满眼都是串串,自然是没顾得上去观察她。

  而此时此刻,那李仪的宅院里,如今添了不少人,尤其是多了这两个女人之后,院子忽然就变得更热闹了。

  李仪收起了今日的奏章,只将一叠厚厚的放在那最上面,那是明日要和周梨商议的。

  正起身从书房中出来,那上京的郦夫人就端着一碗参茶递上来:“殿下今儿辛劳了,快些喝口茶解解乏,妾身可在这里等了您好一阵子呢。”漂亮的容貌娇甜宛若莺歌一般的嗓音,的确是个难得一见的美人。

  白玉一般的手,捧着那青绿色的碗,更加衬得她的肤色如雪,李仪也非那铁石心肠之人,心一下软了,将茶接了过去,今日是该陪她用膳,于是便一并去她房中,嘴里只体血地说道:“天气炎热,你不必专程到书房外面等我。”

  这院子并不大,所以这两位夫人也没有独立的院子,但这并不影响她们俩的斗志。

  吃得了现在的苦,往后才配享那万人敬仰之福。

  显然她们从小的思想教育已经深入骨髓里,哪怕此前李仪再度提醒他她们,往后这后虞的天下,女子可以如同男子一般站到朝堂前,可是这两人仍旧是将所有的目光都放在了后院。

  各方考虑后,李仪也只能将她们俩都留下来,但是这美人恩却是难消。

  而且此刻的他对于这两人,说不得是什么有情爱,坦白地讲,现在他所有的心思都要放在政事之上。

  天下好打,但是要坐稳,却不是见容易的事情,更何况那豫州辽北大军还虎视眈眈。

  所以他有时候甚至觉得,每隔几天还要专门回来陪同她们吃饭休息,实在是浪费自己的时间。

  但又考虑到,不可无后,甚至是在心里做了打算,眼下自己即便是改了姓氏,但终究是杜家养大的孩子,所以心里已经考虑着,这两位夫人若是能生下孩子,便要给记在杜家的名下。

  当然,这事儿他还没来得及跟两位夫人商议,虽是自己最终心里做了决定,但最终还是要征求她们来的意思。

  若是不同意,自己倒也不去强求,便去同韩知意商议,看看他那边可愿意让孩子去冠杜家之姓,将门庭撑起来。

  反正杜家的香火,却不能因自己认祖归宗而断了。

  不怪他这样想,而是时代如此罢了,都普遍认为,若是没有后人的话,往后地下的先人们,连个烧香烧纸祭拜的人都没有,便会成了那孤魂野鬼。

  “听说,周馆主回来了呢!妾身本来还想,她若是再不回来,金商馆那许多事务,殿下您天天日理万机,还要抽空替她来管,实在是叫妾身不忍心殿下如此劳累,正好妾身的父亲早年在上京的时候,也在那户部待过几年,实在不行,便叫妾身的父亲先到金商馆帮忙管理一二,也好叫殿下多得几分轻松。”郦夫人一边温柔地给李仪布着菜,一面用那那双柔情如水的眼眸小心翼翼地探究着李仪的神色变化。

  郦夫人来这里,已经两月有余了,这是头一次和杜仪提起前面的政务来,李仪是有些吃惊的,但同样也是失望的。

  只不动声色地噘嚼着饭菜,片刻吞咽后才在郦夫人的紧张期待中慢条斯理地问着:“你来那日,我与你说的话,你可还记得?”

  他分明还是坐着的,但是郦夫人叫他这样一看,竟然产生了一种被他居高临下审视的错觉来。

  郦夫人忽然有些害怕起来,眼前这个男人分明是出身于那低贱的乡野间,可终究是帝王之才,此刻随意一个眼神,便将从小在上京见过不少贵族王爷的她吓得慌乱起来,再也不敢去看李仪,紧张的目光全然落在脚尖上面。

  声音再没有了方才的温柔婉约,反而含杂着一种明显的不安:“妾身还记得。”

  那日李仪很耐心地与她们俩说了当下屛玉县,甚至是未来的后虞,女子也不用拘于后院之中,若她俩有才能,完全可以到十二属去参加公考。

  李仪是真心相劝的,因为他觉得这两位小姐都是豪门贵胄里培养出来的,识文断字必然不在话下,想来眼界也不差,将来没准能做出些事业来呢!

  但是她俩想都没有想就给放弃,当日更是在李仪的面前发誓,往后只做他的贤内助,绝对不会参与外面的事务中。

  李仪是给了她们选择的,既然她们都选择了到这后院内宅,那就不应该插手前院的事情。

  并非是李仪要阻断她们的前路,而是自己的身份非同小可,并不是那寻常人家,可两头兼顾。

  他这里若是真叫自己院子里的女人也插手政务,他不可不敢保证,这些女人们会不会徇私或是攀谈她们彼此的家人。

  毕竟她们的家人将她们送到自己的后院里,意图不就很明显地摆在那里了么。

  可是现在郦夫人的话,分明就是违背了这个游戏的规则。

  “记得就好。”李仪没有看郦夫人,那张他觉得尚且还有几分天真纯洁的面容,这一刻在的眼里都掺杂上了世俗的权势,使得那张脸变得有些不好看起来了。

  他说完,很绝情地就起身信步离开。

  多余的一句话或是一个眼神,都没有再给郦夫人了。

  郦夫人没敢去追,她能清楚地感觉到了好像自己被厌恶,哪怕李仪没有说出口。因此心中无比委屈,她想又没要求李仪做什么?也没有要什么?不过是提了一句罢了。

  他不同意就不同意,可是这个男人,竟然就这样走了,明明今日该陪自己的。

  再说父亲的确曾经在户部待过,难道小小一个金商馆他还管不了么?可李仪却宁愿用一个黄毛丫头,也不愿意让父亲去管,分明他就是心里没有自己。

  而且难道他还没分清楚,到底以后谁和他才是一家人么?自己是他的女人,自己的父亲同样是他的父亲,难道还会害他们?那金商馆虽只是十二属之一,但去掌握着这后虞的命脉,怎么能放到外人的手里去?

  她越想越委屈,那黄豆大小的眼泪珠立马就从眼眶里滚落了出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m123.cc。玉米小说手机版:https://m.ym123.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